李建良 Chien-Liang Lee

中央研究院 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學歷
-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Doctor Iuris, 1994)
- 國立中興大學法學碩士 (LL.M., 1986)
- 東吳大學法學士(LL.B., 1984)
經歷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2019/9 ~ 迄今)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含籌備處時期)研究員(2009/4 ~ 2019/9;2014/9 起兼任副所長;2019/2 起兼任所長)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副研究員(2004/7 ~ 2009/4)
個人勵志銘
不忘以法學為志業的初心,不騖外國法制學說的轉譯,致力臺灣法律知識系統的建構,定義屬於自己的臺灣法學。
梳理臺灣公法制度的演進 思索優化法治的出路
我從事法學研究以憲法與行政法為主軸,結合行政法各領域,運用體系思維方法,探究各法的關聯及交錯課題。近年來,除持續深研法學方法外,試將其範疇從解釋方法拓展到法學研究及法學思維等多重面向,強調體系思維與解釋方法彼此牽連、互為條件的重要性,並細觀法秩序的延續性及其與司法審查的連動性,主張行政法制的建構與實踐不應只是「點狀式」的制約反射或「概念性」的依樣葫蘆,允應全觀且系統性地考察既有法律體系與系爭問題之間的實質關聯。《多階段行政處分論》一書為此階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本書思維方法與論述取徑,不由法律概念及比較法入手,而是以臺灣行政法規與裁判為分析素材,探索此學理概念所涉之行政法律關係,集中思考行政訴訟的程序標的與審查範圍、行政權責與權限分配等實質問題,並形成案例類型,從中篩選論點、建立思維體系,最後再佐以比較法進行綜合分析,期為臺灣行政法學研究打開一條足以超脫比較外國法的可能路徑,並為精緻臺灣行政法學的建立奠下可行的基礎。
在此之外,我亦致力於新興法律課題的探索,特別是人工智慧法暨數位時代新興法律課題的開拓(例如人工智慧法),同時探討具時事性與時代脈動的法律課題(例如Covid-19),以及法學的跨領域研究及普及化,主編AI 法學專書《法律思維與制度的智慧轉型》(2020 年11 月)與AI 科普書《人文社會領域AI 探索》(2022 年12 月),並翻譯法律科普書《法學導論的博雅講堂》(2023 年1 月),期能與社會聲氣相通,讓學術落地生根。
得獎感言
第二次獲得傑出研究獎,深覺榮幸之餘,由衷感謝評審肯定我近10 年在公法學方法論的系統研究與跨域法律議題的前沿探索。
身為臺灣法學研究者,無時不思如何翻轉臺灣法學界「先外國法後本國法」的思維窠臼?如何深化「歷史思維」的比較法釋義方法?如何破解法釋義學只是「法條詮釋」的錯誤認知?如何檢視法學良窳與立法品質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透視臺灣法繼受過程的誤差與盲點?如何擺脫臺灣法學步趨外國法制的路徑依賴?如何建立廣度與深度兼備的全景式法學研究典範?無數的問號代表著無窮的困思,來路與去途,漫漫又慢慢,治學旨趣,始衷不改。
上次獲獎,有感於這份榮譽對我個人最大的意義是,對臺灣法學研究與本土法治關懷的肯定,再度得獎,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