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展南 Chan-Nan Lu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
- 美國Purdue University 電機系博士(1987)
- 美國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電力工程系碩士(1983)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學士(1981)
經歷
- 工業技術研究院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技術長(2018/9 ~ 2020/7)
- 國立中山大學學術副校長(2012/8 ~ 2015/1)
個人勵志銘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蘇軾
聚焦智慧電網及電網韌性 提升臺灣供電可靠度
對減碳目標及間歇性再生能源使用的衝擊,本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思考臺灣電網因應高佔比再生能源的解決方案。在輸配電系統研究上,利用資通訊技術強化電力通訊網路效能及電網安全分析,以智慧電網、資料科學及機器學習技術,提高再生能源併網量,強化現有電網設備利用率,延緩投資需求,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學術生涯中,除重視學術理論外,亦重視產業應用,聚焦智慧電網、虛擬電廠、微電網、智慧電表、電動車充電站、配電自動化、配電系統狀態估計,以及電網的韌性與運轉彈性等議題研究。許多早期研究方向與成果,現在均證明具前瞻性,一些成果被電力產業界採用,對維護供電可靠度有實質價值。
本人於2011 年即從事目前正大量佈建之智慧電表的研製,以及電表資料在配電系統建模與非技術性損失偵測的研究,與美國Nexant 公司協同台電公司規劃先進讀表基礎建設,並進行智慧電表佈建的成本效益分析。10 幾年前所執行之「電動車電能補充策略研究」是能源國家型計畫之一,引導產業進入充電站電能補充管理並進行虛擬電廠研究,擁有一些美國、菲律賓及臺灣等國專利,具產業應用價值。
得獎感言
可靠的能源及電力供應是現代化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礎,由於氣候變遷及淨零碳排議題受到重視,電力系統領域在國家的科技發展上也逐漸獲得久違的關愛。臺灣無自主能源,能源使用效率若無提升、電力能源浪費及成長若無節制、供電技術若無創新精進,終將導致供電危機。
感謝中山大學提供的環境及許多研究生的努力,做出了一些對學術及實務應用有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為國家社會盡了一些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