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馨蕾 Shin-Lei Peng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系副教授
彭馨蕾

學歷

  •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研究所博士 (2014)
  •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研究所碩士 (2008)

 

 

經歷

  •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系副教授 (2019/8 ~迄今)
  •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系助理教授 (2015/8 ~ 2019/7)

 

以磁振造影研究腦血管 為腦神經科學帶來新觀點

血管最重要的功能為收縮及舒張,以保持人體所需的養分及氧氣運輸,而大腦僅佔人體 2% 的體積,但是卻消耗人體 20% 以上的養分,於是了解大腦血管的正常功能,成為首要的關心課題。磁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是一項新興的綜合性科學,其研究領域包括了神經科學、物理學、認知科學、臨床科學、醫學工程,甚至統計學。藉由 MRI,我們能夠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探討大腦結構的變化以及大腦功能的轉化,可視為探討腦神經科學的利器之一。

過去我們的研究團隊,使用 MRI 技術,來進行大腦血管彈性的測量,探討正常年齡老化的過程中,對大腦血管彈性的影響。我們發現,在老化的過程中,血管會漸漸地失去彈性;因此,大腦血管面對外來刺激時,血管的反應也會越來越差,無法及時供給足夠的能量,故大腦無法維持正常運作,認知功能隨之下降。

此外,許多系統性疾病,如肥胖以及糖尿病等等,也無聲無息的侵犯著我們的大腦。過去我們的研究團隊,就曾經發現,體重過重的受試者,其大腦血流量會較體重正常的受試者要來得減少,在大腦得不到足夠的養分與氧氣的情況之下,體重過重就容易導致中風,甚至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故,研究大腦血管的正常功能,將能為腦神經科學研究注入更多新觀點。


彭馨蕾

得獎感言

能夠獲得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我著實感到非常的榮幸,感謝召集人以及評審委員的肯定。也由衷感謝工程醫學學門這麼多年來的栽培,從博士班學生時期開拓我嶄新視野的千里馬計畫,一直到現在獨立研究後的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科技部這片肥沃無私的土壤,讓我慢慢地成長發芽。

我要感謝學生時期提攜及引導我的二位師長,清華大學的莊克士老師以及王福年老師,以及博士後指導老師 Dr. Hanzhang Lu,感謝三位師長的啟蒙與訓練,才能讓我有機會完成自己的夢想。也謝謝中國醫藥大學提供優良的研究環境以及聰穎的學生,讓我有更多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

最後謝謝家人的一路上陪伴與支持,因為有你們,我會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個人勵志銘

Hard work, work hard.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