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平 Kuo-Ping Chen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影像與生醫光電研究所副教授

學歷
- 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2011)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2004)
-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學士 (2002)
經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影像與生醫光電研究所副教授 (2017/8 ~迄今)
- 國立交通大學影像與生醫光電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2/8 ~ 2017/7)
- 英特爾 (Intel) 研發工程師 (2011/5 ~ 2012/7)
開發氮化矽超穎介面 助力次世代顯示技術發展
本團隊從 2016 年開始開發超穎介面應用於彩色像素以及可調變的光學元件上,過往的超穎介面主要是以金屬為主,因此會有比較大的光學損耗,較不利於產業應用。在 2020 年的研究中,本團隊進一步利用高透明度的氮化矽搭配光波導來形成超穎介面的微型化彩色像素,單一像素解析度可達 2.5微米。該技術具有與 CMOS 製程相容的優勢,可以有機會與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或矽光子產業進行合作開發,對於臺灣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的 micro-LED 或是頭戴式顯示裝置 (AR/VR) 也具有潛在影響力。
本研究首度實現了氮化矽超穎介面彩色像素,可以在光譜中產生單個共振峰並具有高飽和度的顏色。除了一般反射模式的應用之外,本研究也是第一次展示:當考慮陣列結構的長距離偶極相互作用時,在側向入射時能夠發生的 high Q 的共振。再者,能夠通過波導元件在側向光入射時展示鮮豔的色彩,因此可以將此超穎介面的應用擴展到頭戴式顯示器、光達、和導波照明等技術。
相信本團隊的研究成果,未來可以對於奈米光電的發展提供具體貢獻,建立半導體製程與奈米光學於積體光學系統的開發應用橋梁,並且開啟新的應用方向,有助於臺灣現今光電科技的發展。透過此一研究專案,所有參與學生也將會受到很好的訓練,並於凝態物理與光電元件開發上得到很好的研究經驗。
得獎感言
感謝科技部對我們研究團隊研發成果的肯定,同時感謝母校國立交通大學 (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長期的培育與支持。雖然光電學院仍在開發階段,資源並不充裕,但感謝每一屆學生的勤奮努力,不畏辛苦,才能夠有機會累積不錯的成果。
感謝我們合作的研究夥伴,包含日本 NIMS 的 Dr. Nagao and Dr. Ishii 團隊,和俄羅斯 Kirensky Institute of Physics 的 Dr. Timofeev 團隊,以及國內研究學者先進們的研究合作與討論。最後要特別感謝我的太太與家人的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專心地投入研究與教學工作。
個人勵志銘
珍惜現在,感恩所擁有的;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強求。
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了解自己的缺點。
莫忘初衷。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