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鶴修 Ho-Hsiu Chou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

學歷
-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 (2010)
-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學士 (2005)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 (2020/8 ~迄今)
-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2017/2 ~ 2020/7)
- 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2013/10 ~ 2016/1)
開發新穎半導體高分子材料 應用於仿生電子
本人於2005 年取得清華大學化學學士學位後,於清華大學化學所修讀碩士並逕讀博士學位,師從鄭建鴻院士,研習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的合成與其元件開發,於 2010 年取得博士學位。博士班畢業後,於清華大學服研發替代役,期間與工研院材化所合作,研究共軛高分子之設計合成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之技術。期間也至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 (IMEC) 擔任訪問學者,協助其開發高熱穩定性之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2013 年 10 月服役結束後,隨即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化學工程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獲 Zhenan Bao 院士所指導,主要研究方向為可伸縮高分子材料與電子皮膚感測元件技術。2016 年 2 月獲聘為中山大學助理教授,並於 2017 年 2 月獲聘為母校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於 2020 年 8 月升等為副教授。
本人的研究核心專長為設計與合成前瞻有機半導體材料 (高分子、有機小分子、有機金屬、共價有機骨架等),並應用於仿生能源與仿生電子領域,包含人工光合 (太陽光催化產氫,氨氣合成、CO2 光還原等) 之研究,做為永續能源發展之應用,以及電子皮膚 (可伸縮電子、自修復材料、人工突觸、感測元件等) 之研究,做為軟性電子與穿戴裝置之應用,研究極具學理創新和突破,並具高度前瞻性。
同時本人也將研究技術與經驗,有效結合運用於產學合作,提升產業技術競爭力,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具體之貢獻,且持續努力運用自身之學術研究成果,為人類福祉做出貢獻。
得獎感言
很榮幸能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首先要感謝科技部的經費支持、學門的推薦與審查委員們的肯定,對研究團隊來說,有幸獲獎絕對是最大的鼓勵。感謝清華大學與化工系師長、同仁們多方面的支持與鼓勵,也感謝博士班指導教授鄭建鴻院士與博士後研究時Zhenan Bao 院士的指導,厚植我的研究能力,開闊我的學術視野。
特別感謝父母親與兄姐全家人,是我從事學術研究最大的支持與鼓勵。也特別感謝太太在家庭上的相互扶持,雖然半夜常要多次起來照顧小孩無法睡覺,但家人甜蜜的陪伴與鼓勵一直是我最大的能量。
感謝我的學生們,有你們一起認真努力,才能讓團隊的研究成果獲得肯定。未來將持續精進自己,繼續為科技與產業的發展貢獻薄力,進而造福社會。
個人勵志銘
莫忘初心,追求卓越,點亮臺灣。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