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宏 Wei-Hung Chiang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

學歷
-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化工博士 (2009)
- 國立臺灣大學化工學士 (2003)
經歷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 (2017/2 ~迄今)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3/8 ~ 2017/1)
研究微電漿技術 開發奈米 / 量子材料合成與應用
奈米及量子科技為近年學術及產業界重大研發重點,美國能源部確定量子材料為未來能源科技研究主要方向之一,奈米 / 量子材料可應用於國防軍事,電子元件、能源轉換、催化、藥物輸送、生醫顯影及感測等重要應用,對經濟及社會影響深遠,我國科技部也已啟動相關國家型研究計畫,鼓勵學術及產業界投入奈米 / 量子技術的研發。
本人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大氣常壓微電漿反應器設計開發,以及奈米/ 量子材料合成與應用。
大氣常壓微電漿 (microplasma) 是一種可在大氣常壓下穩定產生的微型化電漿,其電漿體直徑可控制在微米尺度,除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特性之外,搭配微反應器設計可調控化學反應時間在微秒至奈秒之間,可有效應用於金屬、半導體、無機奈米粒子及量子點的合成及結構調控。
主要研究成果為設計微電漿反應器技術進行金屬奈米粒子合成與結構控制,此以及透過高能量微電漿可進行液相反應合成石墨烯量子點及功能性半導體量子點,進而開發可連續合成高純度量子點的乾淨製程。此外研究如何調控量子點材料特性的基礎學理,利用合成的量子點做為螢光探針應用於化學及生物感測器。
上述研究發現具高度學理創新性,已發表論文於國際著名期刊,包括 Nature Materials, 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Communications,Carbon 等,研究成果已獲證多項美國及中華民國專利。這些研究成果可跨領域結合學術研究及產業應用,期待未來可以提供學術界研究奈米/量子科學平台技術,以及工業界開發前瞻高值功能性材料的化工製造技術。
得獎感言
感謝各位評審委員對本人研究工作的肯定,很榮幸可以獲獎。自 2005 年於美國攻讀博士班開始科學研究以來,對於科研工作充滿興趣,回國之後與研究生們一起建立研究室,持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新發現。
這次可以得獎,要感謝我的太太及家人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地投入研究工作;感謝我的研究生協助實驗室的各項勤務,團隊一起合作完成研究計畫,發現科學研究的真善美;感謝臺科大化工系及學校同仁和長官的支持,讓我可以在教學及服務工作之餘最大化研究成果;也要感謝科技部及其他單位長期的研究經費支持。
最後感謝每一位曾經幫助過我的人,謝謝您們的幫助,讓我對科學研究工作始終充滿熱情,更有動力與毅力去發現下一個科學新大陸!
個人勵志銘
學習的樂趣是在不同現象之間發現從未看見的連結,成功不在於過去擁有什麼,而在於未來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