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述三 Shu-San Hsiau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講座教授

學歷
-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博士 (1993)
-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碩士 (1989)
-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 (1985)
經歷
- 科技部能源學門召集人 (2020/1 ~迄今)
- 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 (2019/2 ~迄今)
- 經濟部訴願委員會委員 (2016/1 ~迄今)
分析顆粒的運動機制 延伸應用於綠能科技
本人於 1993 年自 Caltech 畢業後,即任職於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研究領域以顆粒流 / 粉 體科技為主,多年堅持於基礎學術的探究,同時拓展領域至應用方向,期間有幸獲得德國 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 榮譽,至德國與知名教授 Prof. Hutter 合作土石流與崩塌機制相關研究,開拓出學術應用兼具的研究方向。
2006 年回到母校 Caltech 研究,因過去粉體靜電研究,因緣際會參與 NASA-JPL (噴射推進實驗室) 主導的火星探測設備研發,藉由與國際先進太空研發單位合作,了解最新科技及團隊運作的重要性。此外,顆粒流的實驗量測十分困難,極具挑戰性,因此實驗量測技術之突破與創新,亦是本人致力投入的方向。近 4 年,本人更積極發展金屬積層製造相關技術,並長期與中科院進行大型設備開發,該項設備已進入商業化應用。
本人長期進行流動式顆粒床過濾器的研發,將其應用於多元燃料氣化系統,並建立淨煤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大型團隊,不僅研發淨煤氣化系統最新技術,更持續致力於臺灣建置示範場域。該團隊後續擴大研發智能化多元料源高彈性氣化超臨界動力循環發電系統,並獲選為科技部綠能推動科技計畫之亮點團隊。
本人亦致力於各項人才培育工作,尤其對於能源教育推動不遺餘力,曾帶領團隊在國中進行全校創新能源生活教育,將能源知識融入各類課程。本人亦協助教育部推動大專能源科技教育,於各大專校院建置能源科技相關教學實驗室、磨課師課程及教材模組等。此外,本人透過大學社會責任 (USR) 計畫,領導永續復興-韌性部落團隊,為復興區泰雅族民信任的夥伴。目前本人亦為科技部能源學門召集人,並且應教育部邀請,協助推動永續綠能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計畫,積極為綠能應用人才培育盡一份心力。
得獎感言
此次為本人第二次獲獎,感覺十分榮幸。我自美國學成歸國後,即任教於中央大學,非常感謝中央大學提供優質的研究環境,尤其感恩一直與我打拼努力的中大同仁們。我也要感謝我的研究生,大家在實驗室努力學習、研究、成長;沒有他們的努力,不可能持續有優質的學術與產學成果。
再者,在我的學術生涯裡,一直有著許多師長與貴人的提攜與指導,我非常感謝他們。感謝許多長官的信任,讓我能夠有機會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我的父母,雖然已經過世多年,但他們一直教育我要正直、認真、勤奮,是我能持續精進努力的動力;感謝我的太太及一雙兒女,一直在背後支持、鼓勵我,我想將這份榮耀與他們分享。
個人勵志銘
堅持初心、熱情工作、誠信待人、與人為善。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