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村 Po-Tsun Liu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特聘教授暨研發長
劉柏村

學歷

  •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 (2000)

 

 

經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發長 (2021/2 ~迄今)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特聘教授 (2020/8 ~迄今)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顯示科技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2019/2 ~迄今)
  •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系主任 (2012/8 ~ 2015/7)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教授 (2009/8 ~迄今)
  • 國立交通大學顯示科技研究所所長 (2009/8 ~ 2012/7)

 

發展光電薄膜電晶體元件 應用於顯示系統面板

本人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在光電薄膜電晶體元件與顯示電子系統整合技術。藉由發展將畫素開關、感測,以及驅動功能的薄膜電晶體元件與顯示周邊電路整合於同一面板的技術,可有效增強顯示電子元件與驅動電路的工作效能、提升影像品質,進而降低顯示系統的功率消耗。

相關研究的成果,已有 300 餘篇的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發表 (被引用總次數:6,100 次,H-index: 42),並獲證臺灣 / 美國 / 中國專利發明權 135 餘件,其中 39 項技術專利已應用於現今平面顯示科技產業。此外,本人於研究領域的成就與貢獻也榮獲國際專業學會的表彰,獲頒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IEEE Fellow,2020) 以及國際資訊顯示學會會士 (SID Fellow,2021)。

近年來,本人與團隊更致力於將薄膜電晶體技術的應用,延伸至單晶片高密度三維堆疊 (Monolithic 3D IC) 之下世代前瞻半導體積體電路技術領域。我們提出世界首創的類二維非晶氧化銦鎢半導體材料組成的奈米薄片無接面電晶體元件,開發出低功耗與低操作偏壓之互補式反相器技術,研究成果獲頒第 55 屆中山學術著作獎的肯定。

此一具有高度通用性的薄膜電晶體元件架構與反相器技術平台的成功發展,將可整合不同功能的光電 / 電子 / 通訊系統電路於單一晶片內,突破積體電路製程微縮的限制,使摩爾定律的極限得以延續,大幅提升晶片效能,朝向系統晶片 (System on Chip) 的技術目標邁進,並可實現於物聯網、第五代通訊 (5G),以及人工智慧等前瞻光電 / 電子產品技術中。


劉柏村

得獎感言

由衷感謝科技部與評審委員對我與團隊多年來研究成果的肯定,能夠榮獲 109 年度傑出研究獎殊榮,對我而言是一項極大的鼓舞與榮耀,更是鞭策。今後將持續本著兢兢業業的態度,在學術研究上精益求精。

成功不是偶然,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完美配合。感謝之前交通大學提供完善且世界一流的研究環境;新生的陽明交通大學則讓我滿懷精進研究的期望與目標。研究的道路一路走來,很感激許多師長與貴人們的提攜與鼓勵,以及同仁們的相互打氣與支援。此外,能夠與一群充滿熱情且潛力無窮的研究生一起努力;挑燈夜戰撰寫與討論研究計畫的歷程,也都讓我難以忘懷。

最後,我希望將這份得獎喜悅與最愛的家人一起分享。感謝他們永遠在背後默默支持與包容,並給予我力量,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從事科研、教學以及學校行政主管的工作。

個人勵志銘

研究成果十年磨一劍,磨出的不只是劍刃的光輝,更是淬練後昇華的心智!生命的點滴終將串連在一起,展現生命的意義。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