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珮真 Pei-Cheng Liao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廖珮真

學歷

  • 美國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經濟學碩士 / 博士 (1999/2002)
  •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 (1993)
  •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學士 (1991)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2014/8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2009/8 ~ 2014/7)
  •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3/2 ~ 2009/7)

 

研究實務常見代理問題 為財務會計提供理論基礎

本人於 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1 月獲得國科會補助,赴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短期研究,與該校 Suresh Radhakrishnan 教授共同研究,從此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至今一同發表 4 篇文章,其中 3 篇發表在會計學門 A+ 級期刊,分別為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6) 及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3, 2021),以及 1 篇發表在管理學二學門之生產作業管理與計量方法領域排名第 1 的 Management Science (2020)。此 4 篇文章均為分析性研究,以契約理論模型為研究方法,將實務上的代理問題納入研究,來分析審計、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關議題。

發表於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6) 的文章,將經理人與會計師的代理問題納入模型,分析會計師保險角色對報導穩健性與審計品質的影響,研究結果提供跨國資料實證研究之理論基礎與實證預測方向,並對相關審計準則與規範之制訂提供政策意涵。

Management Science (2020) 這篇文章,探討會計師對投資人與債權人的法律責任,研究結果提供檢定會計師對債權人法律責任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及投資效率關聯性之實證預測方向,對資本市場與審計市場的參與者,亦提供管理決策與政策意涵。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21) 這篇文章,同時研究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兩個代理問題,除了提出會計穩健性能減輕代理問題的理論基礎外,並為投資效率與會計穩健性關聯性之實證研究,提供發展假說之理論基礎與預測方向。

現今財務會計與審計議題之研究,絕大多數是以財會資料進行實證研究,從事分析性研究的學者非常少,分析性研究的文獻也相對少很多,然而實證研究需要有理論基礎以發展假說,因此本人的分析性研究成果,其獨特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重要學術貢獻與應用價值。


廖珮真

得獎感言

任何得獎或多或少有幸運的成分,所以要感謝上天對我的眷顧,同時謝謝審查委員肯定我的學術表現與貢獻,得獎讓我的研究成果被更多人看見。我要感謝玉山金控設立「玉山學術獎」,我於 2016 及 2019 年兩度獲得玉山學術獎,乃至獲得 109 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這些獎項是激勵我追求學術榮譽的動力之一。

研究之路漫長艱辛,無數次的失敗與重來是必經的過程,一點一滴累積實力再慢慢向前,一路上為自己加油打氣,靠著耐心與毅力堅持下去,終能達成目標。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共同作者 Suresh Radhakrishnan 教授對我的指導,讓我體認到研究是我最喜愛的工作,從研究中獲得成就感。

最後要感謝老公與兒女體諒我對研究工作的投入,有你們的陪伴與支持,我真的很幸福,得獎的喜悅與榮耀要和你們一起共享!

個人勵志銘

設定目標,為未來達成目標的自己持續努力與堅持下去,你 / 妳就是自己最強的啦啦隊,加油!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