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中 Pau-Chung Chen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學歷
- 英國倫敦大學公共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流行病學博士 (1995)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1990)
-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1986)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2019/8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所長 (2014/8 ~ 2019/7)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 (2012/8 ~ 2018/7)
探索公共衛生新興議題 化知識為倡議行動
2012 ~ 2018 年期間,本人擔任國際職業衛生學會職業生殖危害科學委員會主席,持續舉辦環境職業生殖危害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人類生育健康保護措施;推動臺灣出生世代研究 (Taiwan Birth Cohort Study, TBCS) 及臺灣出生世代長期追蹤研究 (Taiwan Birth Panel Study, TBPS),研究環境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促成亞洲出生世代研究聯盟 (Birth Cohort Consortium of Asia, BiCCA) 的成立,目前已有 16 個國家、31 個出生世代納入追蹤研究,並擔任首任主席,領導亞洲國家持續推動兒童環境健康國際學術合作。
研究還跨足中藥分析,證實含馬兜鈴酸植物增加罹患慢性腎病、泌尿道及肝臟癌症的風險,並且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進行藥物流行病學研究分析,領先發現使用 statin 類藥物可降低 B 型 及 C 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罹患肝癌及肝硬化風險。
同時以實際行動,為纏訟多年的 RCA 工殤案勞工出庭作證,擔任專家證人近 50 小時獲得勝訴,第一波 262 人已獲賠 7 億元,第二波求償判決應賠償 1,115 人共 23 億元,保障罹病勞工的基本權益,此外並參與臺北市鉛水管事件及龍山寺減爐推動工作,也出版了「毒懂您的生活」及「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兩本書,盡一份公衛人應有的社會責任。
於 2017 年底接任臺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成功於 2020 年 5 月 15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亞洲首立「公共衛生師法」,健康醫療體系最後一塊拼圖正式回歸。現今面臨各種公衛問題的挑戰,期許 2020 公衛師元年開始,讓每位公衛師充分發揮公衛專業。
得獎感言
個人謹代表全體同仁、團隊及實驗室成員二度獲此獎項,特別要感謝恩師王榮德教授帶領我進入公共衛生與環境醫學研究領域,並持續不斷給予指導、支持與鼓勵,同時也要感謝所有研究計畫的資助單位,最後我衷心感謝三月剛離世的內人張蓓貞教授全力支持,以及家人的協助與包容,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貢獻於學術研究上。
未來將結合國內外研究機構,推動「精準環境醫學」研究,建構國人「人體生物監測」平台,評估國人環境職業因子健康風險,探討環境職業與國人重大疾病因果關係,解決國內空氣污染、食品安全、新興職業、氣候變遷等健康議題,提出預防管制策略,降低國人重大疾病負擔,落實國家的永續發展。
個人勵志銘
無論在知識創新,或是公衛倡議,我引用英國詩人 Sir Philip Sidney 的名言 ”Either I will find a way, or I will make one” 來呼應 Health Innovation。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