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良 Shie-Liang Hsieh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學歷
- 英國牛津大學生物化學暨免疫化學博士 (1992)
-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碩士 (1988)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1984)
經歷
-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2013/8 ~迄今)
-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 (2010/8 ~ 2013/7)
-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 (2006/8 ~ 2008/7)
- 臺北榮民總醫院暨國立陽明大學免疫學中心主任 (2005/1 ~ 2013/7)
研究宿主與病原體互動 治療慢性 B 型肝炎有解
本人主要從事與人類疾病相關的宿主─病原體互動之研究,以及免疫調控作用機轉的先驅研究,也發現腫瘤壞死因子受體 (TNFR) 成員 DcR3 是子宮內膜異位的致病因子。本人並率先證明 CLEC5A 及 CLEC2 受體是登革病毒、H5N1 流感病毒及 SARS-CoV-2 引發細胞激素風暴的致病因子,並闡述病毒如何經由活化血小板引起致命性的發炎反應。最近,本人更發現 SIGLEC-3(CD33) 是 B 型肝炎的免疫檢查點 (immune checkpoint) 受體。
這些重大發現已發表在 Nature、Blood、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Pathology 及 J Exp Med 等著名期刊,並獲法新社 (AFP) 及國際主要媒體的關注和大肆報導。
這一系列的突破性發現也導向發展新的藥物以治療人類疾病,包括:黃質病毒感染與細胞激素風暴,以及 SIGLEC-3(CD33) 與慢性 B 型肝炎等。其中,黃質病毒感染與細胞激素風暴是本人最引人稱道的研究成果。此研究發現先天免疫受體 CLEC5A 與 CLEC2 為黃質病毒引起發炎反應、細胞激素風暴及出血的重要致病因子 (Nature 2008,引用次數>377,Nature Commun.2019,引用次數>53)。以往科學家認為病毒只會經由刺激細胞內的先天免疫受體以產生保護性的干擾素,本人的發現不僅打破這個傳統觀念,也進一步闡述病毒引發細胞激素風暴及造成組織傷害的分子機制。這些重大發現開啟了研究病毒致病機轉的新頁,並揭櫫治療急性病毒感染的新策略。
針對 SIGLEC-3(CD33) 與慢性 B 型肝炎方面,慢性 B 型肝炎的病人血中有高量的表面抗原 HBsAg,但病人無法產生抗體清除 HBsAg,而本人的研究發現 HBsAg 與 SIGLEC-3 結合,可藉此壓抑病人的免疫反應,更與中央研究院楊安綏研究員共同開發 Anti-SIGLEC-3 抗體,並證明 Anti-SIGLEC-3 抗體可活化病人的免疫反應。Anti-SIGLEC-3 抗體已獲得專利並將授權給廠商開發新藥,為治癒慢性 B 型肝炎開啟一線曙光。
得獎感言
衷心感謝科技部持續不斷的支持與獎勵,更感謝我的學生願意加入我的研究團隊,共同探索重大且困難的生物醫學課題,即使面臨失敗卻從不放棄理想。經由無數的討論及嘗試,終於能一一克服技術的瓶頸及困境,追求並回答過去未曾被探索的課題,能有這些聰明努力的學生與我一起工作,是本人研究生涯中最開心的事。
感謝我的啟蒙老師葉寧馨教授,以及我的師長韓韶華校長、吳妍華校長及李建賢院長的支持,讓我在陽明大學能完成重要的基礎醫學工作。我也要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及李建賢副院長讓我帶領同仁從事免疫學研究,更感激翁啟惠院長邀請我至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並在劉扶東副院長的協助下從事尖端的醣科學研究。
個人勵志銘
秉持著無限好奇心及想像力,投入無涯的生命科學研究,必能成為劃破天際的那顆明星。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