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賢 Ming-Shiang Wu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1998)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1989)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2020/8 ~迄今)
- 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 (2018/4 ~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 (2006/8 ~迄今)
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及胃癌預防 領先國際
個人研究的領域是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及胃癌,研究成果刊登在一流期刊 Lancet, Gastroenterology,Gut, J Clin Oncol, 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 PNAS 等,不僅帶領臺灣團隊躍上世界舞台,更改變了國際上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及預防胃癌的準則。
本人並擔任國家型計畫臺灣臨床試驗聯盟總主持人,帶領臺灣臨床試驗的研究者形成團隊,使臺灣的臨床試驗在國際上有一流的競爭力。近期更建立腸道微生態 (gutmicrobiota) 研究平台,提升臺灣在此領域的研發能力。
團隊在幽門桿菌治療和胃癌預防具有領導地位,曾於臺北舉辦「篩檢幽門桿菌並根除以預防胃癌」的共識會議,邀請全世界知名學者達成 26 條共識,並刊登於世界頂尖胃腸期刊 ─ Gut 2020 的 12 月號,Gut 發行 60 年的封面並取材臺北 101 大樓及臺灣風景,充分顯示世界同行對團隊的肯定。
臺灣社會成年人幽門桿菌的感染率約為 40 ~ 60%,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相當普遍,本團隊應用新的治療方法,可將傳統三合一的治療成績從 85% 提升到95%,而且根據此治療準則,調查發現臺灣消化性潰瘍發生率於 1997 ~ 2006 減少 50% 以上。根據馬祖用於預防的經驗,更發現消化性潰瘍減少七成、胃癌減少 50% 以上,對國民健康有莫大的助益。
臺灣發展出來的這項預防模式,也成為 WHO 防治胃癌的參考。研發的糞便抗原試劑不僅準確,且較國外試劑便宜 (臺灣健保支付 376 點,國外試劑自費 1,000 元以上)。此糞便抗原試劑技轉臺灣本土公司,每年可創造 1,000 萬元以上產值。潰瘍病已從過去常見的疾病成為罕見疾病;胃癌則從 1995 年為十大癌症死因第 3 位,降到目前的第 8 位,減少醫療支出的經濟效益更是可觀。
得獎感言
領獎固然值得喝采,但背後一起付出血汗的團隊,更值得欽佩。成功背後有一個「一萬小時定律」:按每天 3 小時算,大約需要 10 年才能達成這一萬個小時的累積。「十年磨一劍」,今天得到這個獎,代表我已經當了 10 年以上的鐵匠!。
同利者為朋、同志者為友,一個人的成就到哪裡,往往取決於身邊的人是誰,今天我能站在這裡,著實驗證財富不是最好的朋友,但朋友是最好的財富,謝謝一路走來的朋友及貴人相助。。
最後以一段 Lady Gaga 的謝詞互勉:「這跟獲勝無關,這是關於不放棄。如果你有夢想就去追,如果有紀律或熱情,你被拒絕、跌倒、被打倒多少次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每次重新站起來,勇敢繼續向前」。
個人勵志銘
善是最好的投資,做最有意義的事,而非最賺錢的事。發上等願,有所為,有所不為,因為神看得見。
- 基礎研究超前部署
- 豐沛國家科研人才